农苗网

|

东莞苗木网
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东莞资讯 > 正文

东莞:应设保护基金为古树名木“治病”

发布日期:2012-01-10 00:00:00  来源:东莞时间网   作者:  浏览次数:1687

东莞苗木

    “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但是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不够重视。”市人大代表王丽红提交的建议指出,政府应设立名木古树保护基金,用于对古树名木宣传、鉴定、会诊、抢救等工作。

    王丽红说,东莞的古树名木,比如秋枫、红花树、木棉树、玉花、树、荔枝树等,素有“绿色活化石”、“绿色活文物”的美誉,是一笔独特、不可代替、不可再生的绿色文化遗产,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和科学价值。

    “绿化意识、保护意识、敬畏意识不足,管理养护工作不到位,导致名木古树受到伤害。”王丽红列举当前我市名木古树遭遇的伤害:有些古树名木遭受雷电、风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,加之人为破坏,造成严重受损,有的长势衰弱,有的濒临死亡;有些名木古树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让位,乱砍滥伐现象依然存在;有些名木古树缺乏养护,重开端轻过程,病虫为害严重,生存空间有限等等。

    为此,市人大代表王丽红建议,成立古树名木保护领导小组,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的长效机制。对每一株古树名木进行登记造册,建立电子档案,制定管护方案。同时,落实有关古树名木保护条例,设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,对古树名木宣传、鉴定、会诊、抢救,奖励古树名木保护先进单位和个人等。

    此外,政府还要加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培育。在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的同时,要加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培育,选择50年以上的珍贵稀有树种进行挂牌保护,重点培育。

 
  • 下一篇:
  • 上一篇:
 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